戰爭有長有短,戰爭造成的傷痛卻可能是花了百年仍無法抹滅。原以為這只是個以古蹟引勝的小鎮,走近後才發現它的過去竟是如此沉重。原應是安家立命的鄉土因為戰爭成了人間煉獄,逃不了只得留下,慢慢地療傷。
又是一個探索陌生城市的早晨,市場離旅館不遠,小小的廣場從早到傍晚都做著生意,買了烤米飯糰當早餐。原本想今天參加完tour就搭車前往下一站,但是怎麼問都問不出傍晚是否有車、時間等資訊,為了避免半夜流落在街頭,選擇在這裡多留一晚。
前一晚看見大街上有間戰爭記錄的展示館,從早上8點開放到下午5點,趕在行程預定出發的8點半前先到這裡參觀。1960年代美國為了阻止北越與寮國聯盟,就決定轟炸寮國,豐沙灣所在的川擴省鄰接越南就成了首當其衝的攻擊標的。座落在一間透天厝裡面的展示空間不大,一進門擺放著一些包包和手工製品,裡面有一張長方桌上面散落著一些書籍讓人可以翻閱,四週簡單的白牆上張貼著照片和海報,雖然數量不多但那影像卻是觸目驚心,簡短的文字陳述著過去這裡所承受的巨大的傷痛。
今天的行程是去參觀三個石缸平原,一台十人座的小巴都坐滿人,由於我是第一個被接上車的旅客,司機兼導遊同意讓我坐在前座的位置,有VIP的視野。後來陸續上車的人有一些是前一天從龍坡邦出發時就見過的臉孔,裡面有兩位很亮眼的歐洲女生,交談後發現她們從英國來,大學剛畢業,打算一起旅行8 個月,真是令人羨慕的青春無敵。另外還有一對英國夫妻,目前在大陸的大學教書,有一個月的假(這也太好了~~),我們聊起中西學生的差異,他們並沒有打算長居,所以約再一學期就會回去。
到石缸平原參觀沒有強迫一定要參加團體行程,但是一定要走在標示安全區域,因為這裡曾經滿布地雷。司機首先將我們帶到遊客中心待了一會讓他先買好票吧,遊客中心外可以看到許多被挖出的砲彈殘骸。
上路第一站是去參觀當地居民自釀米酒”Lao Lao”,展示者是一位可愛的婆婆,在她的小茅屋(另一邊可是水泥豪宅喔,婆婆應該是好野人)操作了一輪步驟,導遊也鼓勵大家試喝,那口感還滿強烈的。
寮國的石缸平原和英國巨石陣、智利復活島巨石人像及南美石人圈被稱為"世界四大石器之謎"。
先參觀的是編號3的基地,入口處有一些簡介,MAG是一個國際合作清除地雷組織,所以地上如果看到標誌那就表示先前有地雷已經被清除了。從入口走進一條鄉間小路後就會來到一片光突突的空地,空地上散落著一些像容器的石頭。沒有人知道這些石頭從何而來,如何出現在這,於是流傳不同的臆測,每個居民都能編出一套故事,勝利的酒杯、水缸、裝醬瓜….亦或許是裝人的棺材。講到此,大家都很好奇伸頭想看看現在裡面到底裝了什麼…,除了雜草,就是遊客留下的垃圾。
有沒有像七夜怪談的貞子~
離開3號平原,中間還去看了戰爭遺留的俄製坦克,上面可拔走的鐵件都已經被取走了。
接著到2號平原,位在一個小丘陵上,石缸的數目和3號差不多,附近漫草間有一個被炸彈轟出的洞。
終於到了午餐時間,導遊帶大家到一家看起來方圓百里僅此一間的小麵店,可以選擇牛、雞、豬肉,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下當然要來一罐透心涼的啤酒搭配。
吃完午餐再度啟程前往最具規模的1號平原,這裡的數量最多,散布也最廣。
導遊帶我們走到一個山洞,入口有一個小神龕,地上有許多小石堆,兩旁插著香和夾雜著一些香菸,光線從上面小小的洞口透進來。導遊說戰爭時居民就會躲到山洞避難,直到有一天炸彈無情地掉下來,許多人就死在這,一個小石堆就代表一個墳。聽了不禁開始默念起阿彌陀佛,願這些無辜的百姓安息吧~
1號平原旁有座小山丘,爬上去可以遠眺四週的風景,走在這片空曠大地類似的景色令人想起那段待在Lincoln去參加Hiking的回憶。
下午約三點就回到市區,先到市場吃了米粄條,買了水果。在路上又碰見前一天的大學生弟弟,我就跟他說今天也可以去學校,我們一樣約了六點。後來又到大街上看到銀行想換錢,因為沒帶護照衝回旅館拿,終於有錢了就趕緊在四點前回到早上去的展示館買了一個包包,那用來提裝的紙袋很精緻,館長說那也是手工做的,曾經在戰爭中受傷或弱勢的居民正被輔導學習一些可以謀生的技能。還有時間,往前一點就是MGM的辦公室,裡面除了展示靜態的照片、文物,還在固定的時段播放記錄片,於是便進去看了一會。
紀錄片拍攝內容是有關當初聯合國協助清理地雷的情形,許多專家來到此訓練當地軍人如何移置和引爆地雷,還到各個學校、鄉村教導居民認識這個可怕的武器。在戰爭前老百姓對於恐懼一無所知,戰爭卻教他們認識殘酷。有些人在自家菜園挖土想種菜,轟然巨響再睜開眼已是數天後,人躺在醫院病床上而腿或手不見了。有些貧窮家庭的小朋友看到鐵球,直覺就是這可以拿到市場賣個好價錢,呼朋引伴敲打,爆炸後朋友就這樣死去...所以志工、老師到學校,教會連字母可能都還不認得的小朋友什麼是危險。如果發現地雷就必須先撤離附近的居民,等引爆後再讓他們回家,戰爭時美方投下的地雷數目比當地居住的人民還多,老百姓不知道為什麼要戰爭,只知道這些不是他們所造成,誰帶來的就應該歸誰。戰爭結束了,但卻留下傷痛,還活著的人沒有悲傷太久的權利,默默地拿起鋤頭又開始工作了。
第一次很美好,但不代表一直會很好,第二次去上英文課有點卡卡,所以大學生弟弟就讓我坐在一旁看他上課。上課時間只有1小時,我很懷疑這些學生真的有學到什麼嗎?不過教育是改變的機會,英語是他們和世界接觸的可能,也許再過10年這個地方就會有很大不同。大學生弟弟說要請我吃晚餐,所以約了看完最後一場紀錄片後,找了一間小吃店。
晚餐時我們隨意聊著,懷著看完記錄片的衝擊,我問他會恨美國人嗎?他無法回答,因為他才19歲沒有經歷過那場戰爭,但美式文化卻是生活的一部分,隔桌還有幾個青春男孩拿著吉他唱著Tears in heaven。從未離開這個地方的他憧憬著未來可以到世界不同地方,甚至學過日文,我不禁想著一個是極端昂貴的國家,一個卻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國家,真是矛盾的對照,這時會覺得生在台灣算是很幸運。
回到旅館,發現我竟然湊到各種面額的紙幣(其實我也不知到底有幾種,但用過的都在這了),值得紀念一下,當我離開前一定會花完它們,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