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未來科技的15道難題(Tools and Weapons)
副標:The Promise and the Peril of the Digital Age
作者: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卡洛.安.布朗(Carol Ann Browne)
出版:商周出版,2020/01
作者: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卡洛.安.布朗(Carol Ann Browne)
出版:商周出版,2020/01
心得:
科技改變工作模式、人際關係,網路用最快速度成為比交通、電還重要的基本設施,電視上報導著難民逃難時在難民營徹夜排隊就是為了替手機充電,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是在google上找不到的,這個世界在20年間已經大躍進,摩爾定律讓百科全書可以被毫微的晶片取代,疆界不存在虛擬的時空中,當一切進步地如此之快,就能代表一切都是美好的嗎?不,每個時代都會有難題,過去的君主政權會遇上革命、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會對抗、沒有絕對的烏托邦,只有不斷演進的社會。
這本書是由微軟總裁所寫,站在一個讓個人電腦普及開啟科技世代的巨頭公司的至高角度,探討近期愈來愈受到關注隱私、網路安全、假新聞、人工智慧倫理、網路權等議題,舊思維及舊規定無法應付新問題,所以科技公司及政府都在學習建立新世界的規則。這是一本很具啟發性的書,可以讓人好好省思科技進步的另一面,Netflix上的「黑鏡」影集也是一樣的主軸在檢視著人類怎麼面對比我們還巨大的科技浪潮,正視難題、找出解法是在邁向下一步的基石。如同作者說「當你的科技正在改變世界,你就有責任協助世人面對你所創造的新世界。」
主題大綱:
一、監控:引爆震撼彈的稜鏡計畫
二、公共安全:藏在電子郵件背後的罪犯
三、隱私:岌岌可危的基本人權
四、網路安全:WannaCry敲醒世界的警鐘
五、守護民主:專制政府如何「駭入」民主選舉
六、社群媒體:假消息如何讓社會分崩離析?
七、數位外交:國家之間的科技疆界
八、消費者隱私:你我的所有資料都會穿越國界
九、偏鄉寬頻:網路是二十一世紀的電力
十、人才落差:靠企業增稅創造教育基金
十一、人工智慧倫理:別問電腦可以做什麼,要問電腦應該做什麼
十二、臉部辨識:保護臉和保護手機一樣重要嗎?
十三、未來工作:想像顧問、AR架構師與臉部辨識專家的誕生
十四、中美競合:兩極化的科技世界
十五、資料共享:從法規到隱私的革命
摘錄:
#弔詭的是,有時要化解僵局,就必須擴大討論範圍。進行協商時,我總是秉持一項原則:千萬不要將協商範圍縮小到單一議題,因為這樣只會產生一個贏家,因此必要時應拓展其他有機會達成共識的議題。我們應擴大討論範圍,涵蓋更多議題,創造更多互換條件、妥協讓步的機會,讓各方到最後階段都能宣稱自己獲勝。
#新科技很少以穩定的腳步擴散。起初炒作的速度會大於實質進展,科技研發人員必須有耐心地持之以恆。接著科技會來到一個轉則點,各項發展匯流,由某人加以結合,打造更好的產品體驗,賈伯斯於2007年推出iPhone即屬此例。其實在iPhone推出前的前十幾年間,手機與PDA就一直在進步,但最後由於觸控螢幕的技術進展,加上賈伯斯俐落設計結合一切的遠見,智慧型手機才迅速普及全世界。
#自第一波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就一直在適應新科技,因應新科技對世界的衝擊,因此可以退一步,項想過去幾個世代如何培養是用力。我們判斷,幾個世代以來,想要成功就必須長務四項技能:學習新主題與新領域的能力、分析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傳達想法和分享資訊的能力、高效團隊合作的能力。
#<<思維的疆域: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思考方式為何不同?>>
美國思想的部分基礎是古希臘哲學,而中國思想的基礎則是空子及其弟子的教導。
孔子逝世於秦朝建立的前兩世紀多,他提倡以仁治國,鼓勵學習,並追求以階層化社會行為準則為基礎的和諧,而在這樣的社會準則下,人的基本義務是「知道自己的位置」。
古希臘哲學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礎。如同孔子提倡學習,古希臘哲學家鼓勵人們進行探究。然而,古希臘哲學對於人的能動性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人「有權掌控自己的人生,並有自由做出自己選擇的行為」。在亞里斯多德與蘇格拉底思想的影響下,古希臘人對幸福的定義就是「能在自由無束的人生中行使權利追求卓越」。
看到一張老虎棲息在叢林中的照片,美國人較會專注在老虎身上,並思考老虎的能耐;中國人則較會把焦點放在叢林上,並思考叢林如何影響老虎生活的各個面向。這兩種看法都沒錯,若是結合兩者,應能產生無量的價值,然而,兩者之間的差異實在很明顯。這兩種不同的傳統也符合連結社會對於新科技與規範科技的觀點。美國人直覺上想要與政府保持距離,讓「科技老虎」能成長、蛻變、茁壯,並對老虎的潛力抱持樂觀態度;而中國人則更快專注在科技老虎棲息的「社會叢林」上,制定各類政府規範來管理老虎的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