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

201901以色列約旦:(8-2)耶路撒冷(Jerusalem)-舊城區

猶太人歷經許多磨難,如同鮭魚返鄉,終究得以返回神的家鄉,卻不得登上聖殿,因此只能在牆邊哭泣,那道牆是實體的界線,也是心裡的傷疤。

2019/02/07(Thu)

今天活動的範圍都是在舊城區附近,之前並沒有規劃太多細節,所以大概只想著要去看哭牆和上聖殿山。這間青旅的早餐超讓人驚艷,有咖啡機還有自己動手現榨的柳橙汁。後來讀到的歷史故事記錄

[歷史]

亞伯拉罕在公元前2000年出走兩河流域,被視為第一個「希伯來」人,意思是過河的人。猶太人、阿拉伯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後代。
亞伯拉罕的妾生的長子「以實馬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妻子所生的兒子「以撒」是猶太人的祖先。以撒的兒子「雅各」和天使角力,被賜名「以色列」,意思是與神角力者及神的兒子,也成了猶太人第二個稱呼。
因為饑荒,雅各帶領家族遷往埃及,但是後來變成奴役階級,公元前1300年,摩西又帶12支派出走回來。約BC1000,掃羅建立第一個以色列王國。之後猶大支派大衛取代,遷都耶路撒冷,兒子所羅門王繼承但好大喜功,死後分裂為北國(以色列國),BC722年被亞述人毀滅、南國(猶大國),BC586年被巴比倫人毀滅,耶路撒冷。波斯人又滅巴比倫帝國,BC583年允許猶大人返回重建耶路撒冷及聖殿,逐漸被稱為「猶太人」。先後被波斯人、希臘人統治,BC165獨立,但百年後又被羅馬人征服,派希律家族統治,希律王就相當當時的秦始皇暴政苛民。
西元千一世紀,耶穌登場開始傳福音,羅馬人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AD70、135羅馬人鎮壓,再度毀滅耶路撒冷,包括第二聖殿。猶太人逃散,宗教文化聖地遷往北方加利利,猶太地改稱巴勒斯坦。
五世紀,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允許猶太人重返耶路撒冷,七世紀伊斯蘭教興起,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統治中東,1099年十字軍東征攻佔,建立耶路撒冷王國。之後互相打來打去,1260年埃及奪下耶路撒冷及最後據點阿卡城。1517奧圖曼帝國取代,重建耶路撒冷,成為今日的老城。

[近代史]
18世紀開始數波回歸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承諾讓阿拉伯人、猶太人建國,奧圖曼帝國瓦解後,1920國際維托英國管轄巴勒斯坦,次年約旦河以東成為阿拉伯人自治的酋長國,猶太人回歸更多,與阿拉伯人衝突加劇。1946年約旦河以東完全獨立,變成約旦國。1947年,英國放棄託管,11月聯合國計畫將約旦河以西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55%含西部海岸平原、加利利及南部內蓋夫沙漠、阿拉伯人45%,耶路撒冷屬聯合國特別政權。阿拉伯不滿,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復國隔日,聯合其他中東國家發動戰爭,是第一次中東戰爭,但以色列臨時雜牌軍阻擋大軍成功。1949年和約旦達成停火協議,並劃出臨時邊界「綠線」(green line),耶路撒冷被一分為二,築起高牆。以色列獲得額外23.5%領土,由特拉維夫遷都至西耶路撒冷,約旦佔有東耶路撒冷及約旦河西岸,南部加薩走廊歸埃及。
1956年、1967年、1973年又發生數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獲勝,1967年六日戰爭,以色列大勝,取得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從敘利亞奪下戈蘭高地,從埃及攻佔迦薩。1977年埃及總統訪問以色列,之後與約旦也和好。

一路以來幾乎都是好天氣,但來到耶路撒冷就變成陰天+偶爾下雨。再進到舊城區,又開始迷路。

終於走到一個入口,進去前行李都要先經過X光檢查,最神聖的地方也是最有容易產生恐怖攻擊之處。哭牆是第二聖殿的西牆,據傳以前羅馬帝國入侵摧毀神殿時,刻意留下這座牆警告猶太人不要再反抗。當猶太人被允許重返聖地朝聖時,都會聚集在此哭泣禱告。

耶穌預言「你看見這些偉大的建築麼?將來絕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的。」
雖然聖殿山才是神聖的,但山上已經沒有殿,只剩這座殘牆,所以成為第二神聖之處,千百年來流離失所的猶太人來這裡必哭,哭自己應驗舊約預言分散到世界各地,縱然萬貫家財,也總是遭人欺侮甚至殺害。所以西牆成了哭牆,猶太人哭的時候,才總算轉向他們的神。

依照傳統,禱告時男左女右分開,男界佔了3/4。男生須戴帽子,沒有的人進去就會發一頂拋棄式小圓帽,象徵著「順服」,提醒舉頭三尺有上帝。小圓帽在希伯來文中叫基帕(Keph),意思是「遮蓋」或「頭罩」,用蒙頭表示對神的敬畏。極端的猶太教正統派(Charedim, Hasidi),外出時常戴著黑氈帽或黑毛帽,身穿黑色長袍長外套,腳穿黑長統襪和黑皮鞋,留一臉絡腮鬍、兩邊鬢髮。

書上寫禱告時,猶太人會張開雙手、扶在牆上,晃動身體。還會將禱文寫在紙上塞進石頭縫隙中,我想現代的觀光客應該都將這裡當成許願牆了也都跟著塞小紙條,不知道上帝是不是精通多國語言。到星期五晚上安息日前夕,很多虔誠的猶太人會前來祈禱,氣氛很莊嚴,就會嚴禁拍照。青旅有安排免費的tour帶領住客來感受安息日氣氛,可惜我記錯時間沒參加到。

這裡原本在1948-1967年被約旦佔領,猶太人區被取消,千百年來憑弔除傳統中斷,那時沒有大廣場,牆邊是密密麻麻的居民。六日戰爭攻下老城,3天內將居民移走,建築剷平,讓哭牆重見光明。

按猶太經典,男孩13歲、女孩12歲就算成年人,時間到,家人會在安息日陪伴男孩到哭牆邊舉行成年禮,男性親屬陪著在裡面讀經,母親在外面喊和拋糖果。虔誠的教徒也會在牆前讀經,我比較像來面壁思過的XD

地圖上只有顯示聖殿山就在哭牆旁邊,但要從哪去看不出來,所以看完哭牆打算去找入口,旁邊有一大片古代遺跡。

這邊有古城的一道很小的門-糞廠門/糞門(Dung Gate),有一種說法是以前這一帶是製皮市場,臭氣沖天。剛看到的遺跡是耶路撒冷考古公園,外面有很多公車站,

出了城門往右走了一小段覺得不太對,又回頭沿著城牆往後面高的地方去,經過很多墓碑,還有一座看似城門的高牆,後來看紀錄片才知道這是厲害版的金門(Golden Gate),當初耶穌騎驢自橄欖山從金門進入聖城,現在的金門是5、6世紀建,後來16世紀在原址上重建的,這件事是因為考古學家勘查跌落發現在一堆骨骸中,發現有拱形結構物再去推測出來的。為什麼城門會封閉起來,有不同說法,有說是為了低抗十字軍侵略,另說是1541年蘇萊曼大帝怕再跑出來一個「彌賽亞」進城,所以封門還把外圍搞成墓園。

看到一群觀光客,我就跟著他們後頭走,又從另一個門-獅子門(Lion’s Gate)進城。獅子門位於老城東邊,獅子自古是以色列的猶大支派象徵。但城門外刻了4頭野獸,是豹,因為蘇萊曼大帝在1517年擊敗馬穆魯克人,豹是馬穆魯克的象徵,所以刻豹來慶祝。

進城後看到一間教堂遊客如織,所以也跟著進去看熱鬧。這裡是聖安那教堂(Church of St.Anne)。

裡面有著名的畢士大池(Bethesda Pool),是耶穌展現神蹟之處,以前畢士大池會聚集很多生病的人像瘸子、瞎子,他們相信泡水可以治病,耶穌來到這看到一位躺在墊子上的人問你想要好嗎,那位孱弱的人說輪到他時也沒人可以將他抱到水裡,然後耶穌就說你可以走了,那個人就馬上生龍活虎跳起來抱著毯子走了。耶穌的故事聽起來跟封神榜差不多,只是有神力的只有祂。

又繼續在古城內繞

經過一間教堂門有開就偷看一下裡面。

繼續走看到一間標示著耶穌被囚禁的地方,感覺上面寫的是俄文...,進去看一下是一個往下的地下室,不用收錢,但陰暗的氣氛有點詭異,有一些耶穌被囚禁的圖像。

沿途看到一些希臘數字標示和遊客,發現正走在苦路(Via Dolorosa)上,也就是當初耶穌揹著十字架要去受刑走過的路,現在都成了熱門的觀光集點。

苦路總共有14站,今天有點順序亂入,在最後一天有從第1站重新走過,可是...照片遺失了,所以只剩這幾張一開始的亂拍。

在市集中發現這個展示耶路撒冷不同門面的海報。

走到一個像是回教的區域

海倫教堂和水槽

這裡寫著這個地下水槽在西元4世紀被君士坦丁大帝的媽媽海倫皇后發現,在建造聖墓教堂時提供飲水來源。如果走下去,就可以聽見神奇的回聲。

走下去的小徑是有點濕滑的樓梯,可能悟性不夠,沒有聽見什麼聲音,只覺得很像一攤死水有點臭臭的。

之後又穿過一個小教堂

結果出來看見一座大教堂-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也是苦路最後4站,傳聞耶穌墓所在之處。西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的媽媽在這裡挖出耶穌的空墓,所以蓋了教堂紀念,目前已經是第3代教堂。這裡的地位就有如台灣媽祖廟,是西方信徒必來朝聖之地。

進去之後就被滿滿的人潮嚇到,牆上掛著耶穌死掉的故事圖像,教堂入口處有一塊長方形薔薇色的石灰岩石,據說耶穌從十字架解下後,屍體被灑滿了沉香、沒藥和母親瑪利亞的淚水,再用麻布裹著全身,放在這塊大石上。所以許多虔誠的信徒來到這就會跪在這塊石頭上撫摸親吻並哭泣。入境隨俗我當然也去摸了一下。

裡面有2個地方要排隊,一個是進門右邊往上的樓層,這裡代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犧牲自己救贖世人。再來就是往裡面走有間小閣樓,外面排隊看起來要1小時,讓我也很佩服西方進香客的毅力。人實在太多,在外面看一下就走了。

出來又繼續找聖殿山入口

原本看到一個入口,外面有警衛,卻不讓我進入,問了才說只能出要從另外地方進,所以繞了一圈又回到哭牆前才發現原來旁邊一座天橋就是聖殿山的入口。聖殿山開放時間只有2個時段,就趕緊去排隊,進去也是要經過重重安檢,看板上寫著猶太教徒是不能上山的。

終於進到聖殿山(Temple Mount),猶太人的至聖之所,是所羅門王建造的第一聖殿及第二聖殿遺址。在耶穌的故事裡紀載這裡是祭祀中心,以前要奉獻聖殿是要特殊貨幣,所以一般人必須換幣,因此就有換幣的商業行為,祭拜也必須用核准的動物,之前的聖殿山四周建立柱廊,在節慶期間會有販賣牲畜、換錢等熱鬧市集聚集,耶穌到耶路撒冷參加逾越節時,看到這樣的景象很不高興,就拿繩子當鞭子驅趕這些攤販,還翻桌,然後生氣這些人弄髒他爸爸也就是神的殿堂,這些平民百姓就質疑他有什麼神力,他就說你們當初花46年才蓋出神殿,如果把這座神殿拆毀,我可以在三天內重建,這些百姓都不太相信,但應該也沒人敢試著去拆神殿來驗證吧。目前上面主要有兩座清真寺,奧瑪清真寺及阿克薩清真寺。

最醒目的地標就是金頂岩石寺(Dome of the Rock),又名奧瑪清真寺,約在西元638年建立第一代,後經多次改建,現今高54公尺,有典型八角形迴廊結構,圓頂是由純金覆蓋,所以不管在哪裡,都會看見這個金光閃閃的屋頂。

在猶太拉比的解經書「米大示」說:「以色列地是世界中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地的中心,聖殿則是耶路撒冷的中心,在聖殿自勝所裡有一塊被立作世界基石的岩塊。」,這裡相當於耶路撒冷的靈魂之處。

因為聖殿山夾在三個宗教間大家都想要,在1967年六日戰爭雖然以色列擊敗約旦奪回此處,但當時國防部長為了減少戰端,所以將這裡仍交由穆斯林的宗教團體管理,所以很嚴格控管只有回教徒才能進入清真寺。

在這裡又遇到那兩個大陸妹妹就互相拍照後一起下山。

上面總共有3個出口,只有南邊從哭牆通道可以進,另2個通往穆斯林區只能出。阿克薩清真寺(Al Aqsa osque),是穆斯林為了紀念穆罕默德升天,於西元705年左右建立,原本是銀頂現在已經改為灰黑色。

從聖殿山看向對面的橄欖山,及從橄欖山看向聖殿的景象。

下山後我們往大衛城走去,印象中的大衛是大戰哥利亞的神話人物,是米開朗基羅雕刻而成為義大利國寶的雕像,原來大衛王是以色列人的先祖,大衛城範圍是最早的耶路撒冷,後來才去蓋聖殿。這裡有希西家隧道與西羅亞池,是為了將水引進城中。在耶穌的故事裡描述在聖殿附近的西羅亞池邊,耶穌跟門徒散步時看到一個天生眼盲的瞎子,門徒就問這是他父母還是他有罪才會有殘疾,這是當時主流的教派信仰的模式,人因為有罪而受懲罰,耶穌並沒有人認定這是罪而說他之所以這樣,是為讓神顯現奇蹟,於是就叫人吐口水在地上,耶穌一把抓起地上的土抹在瞎子眼睛上,再叫他去池子洗乾淨,結果洗完這個人就可以看到。大家覺得很神奇,就去問這個瞎子發生了什麼事,瞎子就說如果這個人不是神,那他什麼也做不了,白話文就是這個人是神仙啊。

可以付費走水道,但因為我們都沒穿可以碰水的衣物就放棄了。

之後有個妹妹要返國,我就和她們道別,自己又走到附近的雞鳴教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這裡要收門票,進去可以看到廣闊的景觀。

雞鳴教堂在1931年建成是紀念耶穌大門徒彼得在耶穌被捕後,早上雞鳴以前被問起有三次都說不認識耶穌的地方。耶穌在被出賣之前就預言,當他被抓時,門徒都會怕被拖累說不認得,但彼得就說他會,耶穌說你會三次不認我,結果彼得就真的否認三次,直到雞叫才恢復記憶痛哭。

教堂內的景觀

教堂有很多馬賽克裝飾

這應該是畫彼得

教堂內還有地洞

外面的公園有一些考古遺跡

如果天氣好,很適合來這裡環看四周。

之後又走回古城區,這次最近的錫安門(Zion Gate)。耶路撒冷又稱錫安,錫安門又名大衛門,跟大衛王有關的景點都在附近。在19世紀初中東戰爭中,猶太勇士由這裡攻城所以外牆現在遍佈彈孔。

因為天色還很亮,所以想用掉之前買的套票去參觀大衛塔(The Citadel, Tower of David)。

但大衛塔跟大衛王無關,是西元前一世紀,當時的大希律王建造的行宮,傳說在羅馬人攻佔時,只有這裡沒被破壞。

裡面有很多模型

從入口進來可以往上爬到城樓的頂端

到此一遊

在城樓間有很多小房間是歷史博物館,描述從古到今的歷史。

1635年由鄂圖曼人建造的大衛塔本尊

這讓我想起城門城門雞蛋糕...

守護城池的作戰通道。看見前一天絢爛燈光秀的幕後功臣-厲害的投影燈。

又回到某個小房間內

十字軍來了

土耳其人來了

羅馬人和拜占庭時期

鄂圖曼時期

原本耶路撒冷像東西德一樣被分割,後來終於推倒高牆,大家又圓圓了。

還有一個特別展是倫敦在耶路撒冷,因為英國曾經佔領這裡。

所以當時有很多英式風的酒吧

這裡還滿值得一遊。

之後天還沒黑,想走回聖墓教堂看排隊的人是不是又少一點,結果好像遇上禱告儀式的時間,空間都清出來給神父。

跟著看熱鬧,有一個神父在前面拿著焚香甩

一堆人都在吟唱詩歌

跟著信徒一起進到內部的一間小教堂,前面三個神父就打開牆上的小盒子膜拜。

結束後看到小聖壇外排隊的人還是不少,但都來了就跟著排,終於排到可以進去,但不能照相又很快被叫出來,所以也不記得看到什麼。

在教堂內四處逛一下

教堂還滿大的

出來時天已經黑了,所以可以回去休息了。要從雅法門回青旅時發現旅行時很熟悉的玉米攤,看起來很大根,決定買一個當晚餐,但付了10NIS後老闆撈出一根小小的玉米給我,讓我對以色列生意人印象又扣分了。

沒有留言: